释放自己!
还记得以前自己像马戏团猴子,对着襁褓中的宝宝挤眉弄眼,手舞足蹈,只为博君一笑的情景吗?讲故事给孩子听也就差不多这个概念了。声调要随着“剧情所需”起伏,面部表情要丰富,哭、笑、生气、惊讶、开心等等都要会。口技也需要懂些,因为还要自设音效:噗噗、嗷呜、咕噜、呱呱是基本功。如果碰上以童谣为创作灵感的绘本,还要懂得唱。。。觉得过不了自己,没法胜任?没关系,踏出第一小步,看着宝贝咯咯笑的时候你什么矜持都抛到后脑勺了。记得有段时间多爸也很坚持自己不是耍宝那挂的,结果被孩子连续多次拒绝共读(或者在妈妈好言规劝下勉强‘施舍’一、两本给老爸)。多爸心碎满地后“痛定思痛”,稍微放开些,孩子就不再“嫌弃”他了。喜见孩子正面的回响,多爸越战越勇,现在父子俩共读的时候嘻嘻哈哈,快乐得很呢!
不要边读边说教
很多儿童图书内容都会带有建立品格或情绪管理的寓意,由于故事生动有趣,孩子印象深刻也比较容易吸收内容,所以会把读过的内容反映在日常生活上。结果因为看见书本对孩子的影响,很多家长就忍不住以纠正孩子行为为前提在选书,在共读时也不忘说教。曾经有人那么比喻:如果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有个人不停地在旁边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怎样怎样?你还看得下去吗?故事好好地讲,不要说教。孩子听了自然会有自己的体会。
不要急着教孩子识字
另外有些家长有“共读顺便识字”的错误观念,包括早期的我,就曾经因为孩子会认《彩虹鸟》三字而沾沾自喜。大部分绘本都有很多小细节,有些作者会在图里暗藏玄机,比如《晚安,大猩猩》。由于孩子不识字,他们会比大人更容易注意到图画细节。再者,绘本的图画本身就是艺术。如果在共读的时候不停叫孩子认字,不但大大减低共读乐趣,也剥夺了孩子看图欣赏艺术的能力。
孩子如果晃神,我会故意念错或提问题,一般都能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万一不成功,家长需要多了解找出原因:对书本主题没兴趣?最近电视看多了,很难专注?然后做适度调整后再试,记得不要强迫孩子共读。
(先声明一下,我不是儿童心理学专家,只是一个对推广共读有热情的妈妈,所有内容,除非特别注明,纯粹根据自己和旁人的经验撰写。如果读者有任何相关心得,欢迎留言分享。)
更多相关资讯:
如何有效地与孩子共读短片:
https://www.facebook.com/abcnews.au/videos/10158428167189988/
欢迎关注Facebook 专页:亲子共读分享 We Read to Our Kids
4 thoughts on “多妈分享共读心得 之 故事怎么讲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