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年前偶然读到郭史光宏老师的一篇文章《如何引领孩子进行深度阅读》http://www.addinghome.com/posts/238796,才第一次认识这位年纪轻轻,文字中处处显露出对教育充满想法与抱负的老师。关注了他的社交平台后,又发现他勇于讨论敏感尖锐的社会与教育问题。面对反对的声音时,能据理力争,思路清晰,不卑不亢,这份勇气与胸怀着实让人佩服。
这次他与黄先炳博士师徒俩来到雪兰莪梳邦,同台开讲家长老师们非常关注的课题:1.小学华文应该怎么学 2.废除考试看学习本质,我是怎样都不能错过的。
黄老师的讲座我曾经介绍过,也是让我脑洞打开,获益良多的演讲,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光宏老师这次的演讲,以一名老师和家长的角度,针对废除统一考试这项新政策,看待学习本质。 内容大致上分为以下几点:
- 一年级到三年级废除统一考试 – 这意味着什么?
- 以个人经历揭露学习心态与应付考试紧紧相扣的弊端
- AI发展、“人才”的重新定义以及全球教育改革趋势
- 解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观念与执行上的区别
- 给老师与家长的一些建议
他以自己的小学和中学生涯学习经历,例证应试心态之根深蒂固。可能我的时代太久远了(很远很远),当年我到了五年级才开始感受到学校的学习课程环绕着UPSR。但根据他的说法以及身边很多家长的反映,其实情况日趋严重,已经到了没考的就不用学,甚至出现从低年级开始就准备孩子如何应考的现象。
教学方面的内容,由于我不是老师,所以这里就跳过不讨论了。但以家长的角度来说,我是赞成废考的。我们大家,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应考学习模式底下的产物。统一考试成绩,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参考标准,能够提高孩子进入名校的机率,日后再以名校毕业生提高谋取“好”工作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单一评估体制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人”,鼓励父母恶性竞争,拔苗助长、衍生各式各样以应考为卖点的补习班(甚至幼儿园)等不良现象。同时,把“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如:沟通、合作、求知、包容、同理、创意、解决问题甚至抗压能力的培养都搁置一旁。
很多家长都知道现有的教育体制弊端多多,嘴里说要改,但是改革政策一下来,却是反对声浪一片:“不考试,孩子哪有动力学习?”,“四年级怎么办?”,“单靠老师做评估哪里公平?”。 追根究底,这些疑虑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几代人都只知道这一种评估,“学习是为了考试”的想法根深蒂固(虽然很多家长嘴巴上不承认)。这样的转变,不止父母不能适应,老师也很困惑。环望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不少也是在跌跌撞撞中实行的。就如光宏老师所说,“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如果不跨出这一步,我们就只能回到原点,继续让这个已经与时代需求脱节的制度,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他提出的建议我非常赞同:先踏出那一小步。这一步,不是要你立刻执行什么,而是在根本观念上做改变:以“关注学习过程”取代“看重结果”;以“促进学习”取代“为了应试”;以“个人成长”取代“群体排位”。
共勉之。
1 thought on “以家长身份参加郭史光宏老师讲座后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