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念故事好听还是点读笔呢?
我家娜娜最喜欢我们父母的声音,点读笔不是最常用的。

上个星期有幸听到一位本地音乐钢琴大师分享:在匈牙利,怀孕9个月的母亲就进行音乐胎教了。那里很注重音乐的熏陶和培养,难怪有音乐之都的美名。
共读这件事也是父母念故事孩子听。声音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爸爸妈妈开口为孩子讲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的声音!
每一本书、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阅读的乐趣,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之美。
在众多“美”中,有一种在绘本阅读中不可或缺,那就是“听觉之美”。
小朋友们在朗读者的声音中,感受故事,而朗读者也在通过声音传递情感。
如何通过声音把绘本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
像一幅动感的画面激发孩子的想像。
我曾经在刘清彦台湾绘本作家来马时的讲座会上问过他这个问题,他回答:
用心讲的故事就是最能打动孩子的了。
要想把绘本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还需要掌握小技巧。
情感的表达
声音的变换是离不开情感支撑的。在故事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声音的语调、语气乃至语速会有所不同。所以,如果担心声音模仿得不突出,没关系,把握住重要的感情线索,变换语气语调,也是能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的。
用声音扮演角色
我们在为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故事里不同的人物形象,要想区设分不同的角色,少不了借助声音的变化,还需要面部甚至肢体动作来配合。
大胆地和孩子演
故事里的场景与对话,可以和孩子分角色扮演。深入角色,很多外在的声音形式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解放天性,和孩子一起“演”起来吧!
1-3岁,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孩子用所有的感官认识世界。
在幼儿阶段,孩子主要通过感官感知世界,通过在头脑中建立表征认识和理解世界,建构整个世界在自己脑中的形象。
在这段时间里,需要充分地给孩子机会用身体去探索,还要和他大量地进行语言交流,帮助他把这些具体的社会生活,透过亲子共读可以和孩子进行语言互动交流。孩子也就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语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