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分享, 适合共读年龄: 3岁 - 6岁

读《团圆》

文/郭史光宏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

西方国家在儿童文学领域已有数百年深厚积淀,优秀作品在岁月的打磨下已颇具规模。就绘本而论,单是美国凯迪克奖与英国格林威奖的得奖作品就足以列出长长一大串世界经典绘本书目。东方华人地区无论是中国、台湾或香港,皆难以望其背脊。

近十几年中国与台湾刮起“绘本热潮”,各出版社大量翻译引进世界经典绘本,市场上的绘本一时间如雨后春笋,呈一片欣欣向荣之态。然而,华人地区在绘本原创方面尚处萌芽阶段,能跻身世界经典行列的原创作品如凤毛麟角。因此,我一直以为华人地区原创绘本的素质是远远落在西方后头的,直到我遇见了这一本书——《团圆》。

这是一部能在世界经典绘本面前昂头挺胸的作品,也是一部能与西方经典绘本争一日之长短的杰作。它是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最佳儿童图画书首奖”。也就是说,在两岸三地八位评审眼中,它是2004年至2008年间出版的华文原创图画书之首。它代表着华文原创绘本的最新高度。这本书说着一个什么故事呢?

Continue reading “读《团圆》”
适合共读年龄:5岁 - 8岁, 适合共读年龄:6岁 - 9岁, 小学生读物分享

读林世仁《字字小宇宙》

文/郭史光宏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

对许多小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是件苦差。笔画多、字形杂、读音繁,兼有多音多义、形似谐音之众多难点,学起来不像abc般简单。然而,这些难点恰恰也是其特色与魅力所在。一个汉字既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种心情,还可以是一段故事。学生对汉字是爱是恨,往往取决于他以什么方式遇见汉字。林世仁先生的《字字小宇宙》正是一部引领小朋友亲近汉字、爱上汉字的绝佳作品。

首先,这是一本汉字书。书中的57首童诗,围绕着70个主题字展开,用林世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为一个字献上一首诗”。每一首诗,都起于某个汉字形音义上的特点,却又不止于此,而能赋予更大的想象空间。比如“闷”,作者这样来写:

Continue reading “读林世仁《字字小宇宙》”
小学生读物分享

读邹凡凡《莫奈与印象派》

文/郭史光宏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

真正写给孩子的名人传——

市面上写给儿童的人物传记,大部分不是堆砌史料以致枯燥乏味,就是道德先行以致虚伪失真,真正深入浅出而又生动活泼的杰作可谓凤毛麟角。这也难怪,撰写人物传记不像创作童话小说,作家除了妙笔生花,还得学问渊博。只有深度把握历史脉络,自在出入传主生平,再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笔触潇洒表达,才能写出面向儿童的一流人物传记。

我一直在寻找,寻找符合上述标准的人物传记,直到遇见邹凡凡的“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之《莫奈与印象派》。一路阅读,一路惊叹,时而浮想联翩,时而忍俊不禁。合上书本之际,我知道,我找到了。

Continue reading “读邹凡凡《莫奈与印象派》”
小学生读物分享

读《织梦人》

文/郭史光宏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

这是一部想象奇妙的幻想小说。

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人们闭上双眼沉入梦乡,一群织梦人悄悄开始工作。他们在房子四处游走,触摸各种东西,搜集记忆碎片,甜蜜的、温馨的、感动的、温暖的……再将碎片编成一个又一个美梦,轻轻吹入人类心中。于是,睡梦中的人笑了,有了希望,有了力量。

万物有阴阳。当织梦人积极传授美梦之际,另一股黑暗力量也在蠢蠢欲动。它们狂躁嘶鸣,它们充满恶臭,它们带来噩梦,它们的名字叫殷险马。它们没有规则或条框的限制,它们享用最脆弱的人,毫无怜悯之心。而今,它们知道了那个男孩——约翰,已经把目标对准了他。

Continue reading “读《织梦人》”
绘本分享, 共读经验分享

听出阅读力

文/郭史光宏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

去年四月,偶然发现台湾《亲子天下》出品的“有声故事书”手机应用程序,内容丰富多元,加上一个月免费试用期,当下毫不犹豫就下载收听了。从那天起,每个夜晚的睡前亲子活动,除了共读两部绘本,又加上了收听有声故事书。

一般上,夜晚的日常是这样的:8点半,收拾玩具喝牛奶;9点,挑选绘本共阅读;9点半,换上睡衣盥洗去;10点,熄灯躺平听故事。相对于绘本共读,听故事的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怎么说呢?绘本共读,孩子可以一边看图画,一边听父母念文字,通过图文合奏,让故事在脑海上演。听故事,没有了图片,只剩下朗朗书声。孩子需要听出声音中的意思,将意思转化为图像,进而让图像随故事在脑海中动起来。享受听故事,需要一定的想象力。

Continue reading “听出阅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