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教育短片与文章

多妈分享共读心得 之 读物怎么挑?

多多在1岁半前,都是看些洞洞书、布书或洗澡书。大大的图画与书本的触感,伴随着妈妈(没有很温柔)的声音,小瓜一般都会静静地坐在婴儿吊床椅上听。他对蝴蝶、北极熊和苹果的反应会明显些,会手舞足蹈,偶尔还会咧嘴笑笑。这个时候的我还没有共读的概念,纯粹是母子俩无事可做的时候才进行的活动。

1岁半后我开始给多多看绘本。所谓绘本,就是以图画叙述故事的“画出来的书”。字少图画大而精美,题材多样化,适合不识字但对图画敏感的小朋友。另外,可以针对孩子平时喜爱和熟悉的事物挑书,(比如:卡车、狗狗、恐龙、飞机、沙滩、爸爸妈妈、吃饭、洗澡等等)。

多多最初接触的绘本是《小鸡和小鸭》和《10只橡皮小鸭》,刚好都是台湾朋友送的旧书。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她让我认识了绘本。第一次翻开绘本,就立刻察觉与儿时所接触过的图书截然不同,深深地吸引着我,也开启了我搜索绘本与分享共读之路。多多两岁生日时,疯狂爱上卡车,对各种动物也很有兴趣:《晚安,工地上的车》、《好脏的哈利》和 《藏猫猫》都是他非常喜爱的绘本。我有个朋友的小孩,最爱动物,但对交通工具完全无感。像这样的小孩,可能一开始不会欣赏《晚安,工地上的车》这种类型的绘本。当然如果小孩没有特别抗拒什么题材,父母挑书时应该尽量多元化。

市面上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图书,尤其是在大型书局,很多还打着婴儿启蒙教育的旗帜推销。所以父母必须稍微懂得辨识绘本。如果把文字去掉,故事情节能单由唯美的艺术图画诠释的,大致上就符合绘本的定义。我其实不抗拒让孩子看绘本以外的图书,但我认为家长懂得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必要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注:文章标题下得有点耸动,但内容很不错。)

多多未满三岁时,我已经开始让他看一些故事性比较强,或者寓意比较深的绘本, 比如《白国王与黑国王》,《肚子里有个火车站》,《100层的巴士》,《老虎先生来撒野》等等。当然因为他年纪还小,很多细节他未必能一下明白,但我发现他对于书中的细节或我念过的句子印象深刻,在日常生活中会冷不防地从他口中冒出来,或自己模仿书中的情节,人物动作等等。这些绘本,读了一段时间后,可以把他们先收藏好,等孩子再大些,拿出来重读,孩子一定别有一番感受。这也是我一位与孩子共读了五、六年的朋友给我的忠告。

挑书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共读的家长也必须喜欢,并且能重复又重复地读给孩子听的读物。家长共读时候不经意的反应,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否在享受着故事。如果爸爸妈妈不喜欢,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书的兴趣。这也是我首推用绘本共读的原因,绘本的内容可深可浅,美丽的画工,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大人也会喜欢上它。但即使是绘本,也存在个人喜好问题。在我们家,多多分配书本给父母的时候,我们也会互相把自己不喜欢的推给对方,因为自己如果不喜欢,共读的效果也会不好。

(先声明一下,我不是儿童心理学专家,只是一个对推广共读有热情的妈妈,所有内容,除非特别注明,纯粹根据自己和旁人的经验撰写。)

更多关于绘本的认识与推荐的资讯:
认识绘本入门介绍:https://www.facebook.com/wereadtoourkids/videos/598186497202959/
绘本详细介绍: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77178106125979/320893648421091/

欢迎关注Facebook 专页:亲子共读分享 We Read to Our Kids

 

4 thoughts on “多妈分享共读心得 之 读物怎么挑?”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