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绘本是多妈在国家图书馆无意中发现的,会把它借回家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封面上那个烫银的 “Caldecott Honor Book” 贴纸(盲从!)。回家开始搜集资料才知道绘本内容源自一首英国民谣,而且作者大有来头。
内容是讲述一只狐狸在月光照耀下,出洞跑到老远的小镇偷了一头鹅和一头鸭。被吵杂声惊醒的农场主立刻吹起号角,但狐狸已经咬了猎物桃之夭夭。回到洞里,母狐狸煮了猎物分给十只狐崽子,小狐狸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丰富的晚餐,觉得小镇太棒了。
第一段歌词
“The fox went out on a chilly night
and he prayed to the moon to give him light,
for he’d many miles to go that night
before he reached the town-o, town-o, town-o
for he’d many miles to go that night
before he reached the town-o”
用童谣共读除了能顺口哼唱,押韵和重复的歌词也很容易让孩子接受。这在我共读了《Bangau oh Bangau》后感受更深刻。孩子自此对马来语的敏感度和兴趣增加,而且从一粒马来字都听不懂,到现在能明白二十几个单字,兴致一来不顾场合随时就会来一句“Bangau oh Bangau, kenapa engkau kurus?”。
共读《The Fox Went Out on a Chilly Night》有点不同,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吟唱。因为听了youtube几次,音乐感不强且对Country Music没兴趣的多妈还是抓不到旋律,所以就一直只用(接近)朗诵外加一些肢体动作的方式讲,多多一样受落。这次为了写文,我又上网搜,终于找到了一个流行版的(个人觉得最好听),即使不打算唱给孩子听,就听听歌娱乐一下吧!
加注:《The Fox》第一个版本在1961年出版,当时大部分都是黑白页。相隔半个世纪后,作者Peter Spier从新提笔为这经典画作增添新的色彩。作者在2017年去世,享年89,遗下1961年《The Fox Went Out on a Chilly Night》(2012年简体译本《狐狸夜游记》)1977年《Noah’s Ark》(2017年简体译本《诺亚方舟》),1980年《People》《人》(2014年繁体译本)等等得奖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