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帖子我大概考虑了十分钟,要不要发?我一般不太愿意给亲子共读冠上任何“好处”,共读就是为孩子自主阅读铺路,希望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但近来孩子的进步,实在跟长期共读息息相关,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发帖。
继续看内容之前,请先明白。。。
大家在继续看内容之前,请先明白每个孩子的进展步伐都不同,我孩子没有学习障碍,但起步都比同龄孩子慢(长牙,学走,说话,认字等等),属于“小心翼翼慢郎中”型,他所展现的进步也仅仅是个案,其他客观因素还包括教养和教育环境,请大家斟酌参考。

一年半前在幼儿园还是个跟不上同学识字能力的孩子,两星期前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独自写了图中这篇短文。虽然拼写、语法都有误,中间还脱序地穿插一句Green Eggs and Ham的角色介绍,对身高无由来的重视,但7岁孩子洋洋洒洒一篇文章,表面上的字数就够唬人了。

一位老师即将离职,小瓜大概觉得教科学的老师,要送跟科学有关的画画比较贴切,于是这幅多多版的进化史就诞生了。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 林怡辰老师这句话,今天实实在在地应验在多多身上。孩子从共读中慢慢累积字库、从共读中得到启发与灵感,加上大人适时的鼓励,时间到了,输出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写这个帖子的用意,是想告诉大家,与孩子长期共读绝对错不了,同时也激励一下每天读到快断气想逃跑想藏书的你们。